「自然步道集章挑戰!」將推介6條山徑路線供參加者到訪並完成指定任務。有些路線是綠惜地球「自己山徑自己修」義工隊曾進行山徑維修的地點,我們希望透過本次活動,讓更多喜愛在香港大自然旅遊的你,了解更多自然山徑背後的故事,更鼓勵大家身體力行回饋自然,愛惜自然山徑。

大東山

大東山為香港第三高峰(海拔869公尺),如選擇此路線,請有心理準備需有一定的爬升及下降,對體能要求較大。想訪遊大東山,除了可從南山沿鳳凰徑二段登山外,亦可由伯公坳起步(最熱門)或黃龍坑郊遊徑(較辛苦)登山。

大東山在地理上把大嶼山的南北分隔,因此站於其山脊線上,向北可輕鬆遠眺香港國際機場,向南則是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及近岸大小島嶼。

大東山的地標是山上近百年歷史的爛頭營石屋建築群,登山山徑的大石級也甚具特色,由漁護署的師傅們人手興建,亦已逾40年歷史了﹗

每年秋冬亦吸引大量遊人前來大東山觀賞芒草。在春夏合適的天氣條件下,大東山也是欣賞地形雲的好地方。

路線:

梅窩 ➡ 鹿地塘 ➡ 南山古徑 ➡鳳凰徑第二段➡ 雙東坳 ➡ 大東山爛頭營 ➡ 伯公坳

長度 :7.6公里 

時間 :6小時 

難度 :★★★★☆

補給點:途中沒有補給

無痕提示:

  •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,行山郊遊時產生的垃圾,請帶回市區處理。
  • 不應為打卡而踐踏或摘走植物,包括芒草。
  • 爛頭營的石屋為私人所有,且別具歷史價值,請好好保護,勿爬上屋頂。
  • 部分路段可能沒法接收電話訊號,請在出發前做好規劃和物資準備,以保障自身安全。

任務一
爛頭營的屋主何時成立爛頭營有限公司,以保育爛頭營及附近的自然環境?
A. 2000年 B. 2005年 C. 2010年

(提示:可於爛頭營山徑旁的介紹牌上尋找答案)

任務二
與以下其中一個指定地標拍下合照

任何大東山的石屋
(注意拍照時請勿騷擾屋主或破壞石屋及周邊環境)

介紹點I :鹿地塘村及更樓

介紹點位置

鹿地塘村相信為現存梅窩最早建立的村,可追溯至明朝,至今有逾400年歷史。鹿地塘的土壤非常肥沃,有河流於村旁流向梅窩涌口,水源充沛,非常適合種植水稻。從部分舊照片紀錄中可見更樓前方為一大片水稻田,背靠一片風水林,亦為當時典型的鄉村格局。

於村內曾氏及溫氏宗祠旁的3層花崗岩建築物便為鹿地塘更樓。更樓上可見四面均開有小窗戶方便察看外面狀況。據古物諮詢委員會資料,鹿地塘更樓由曾氏於1942年建造,是為了保護村民免受日軍或海盜侵擾。更樓雖曾於20世紀中期改建為民居,其後已無人居住。直至2010年被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。

鹿地塘更樓 (照片鳴謝:山城縱走 @hkhiker 攝於2018)

介紹點II :南山古道

鹿地塘村後方有一條山徑,昔日是梅窩與大嶼山其他地區往來的主要通道,名為「南山古道」,土名又稱「磨刀古道」。

在青嶼幹線開通前,大嶼山沒有陸路對外連接,島上居民主要經由梅窩藉水路往來香港島或大嶼山島上不同地方,南山古道則是梅窩連接東涌及其他村的通道。從鹿地塘村登上南山古道,沿石級一直接上南山樹木研習徑及鳳凰徑二段。據郭志標先生所著的《香港古道行樂》一書,估計從前村民沿此登雙東坳後,經二東山、牛牯膊、三山台等山旁的山徑前行,最後可於婆髻山側下至東涌。

南山古道現時由漁護署管理,古道以常見的石砌磴道方式建造,緩緩向上爬升卻不需不斷拾級以上,讓村民可擔負不同產物往來古道。

鹿地塘村後方山徑入口

南山古道的石砌磴道

於南山古道接上鳳凰徑二段的起點

介紹點III :大東山爛頭營

介紹點位置

大東山的地標是山上具百年歷史的爛頭營石屋建築群,大家經過都總會好奇,是誰建造的?

大東山的石屋又稱為爛頭營,於上世紀20-30年代之間由西方來香港的傳教士所建造,用作退修及避暑之用,因此已有近百年歷史,其後在二次大戰後,當中亦有部分石屋被擴建。更建有泳池和飯堂,讓傳教士與家人享受每年短暫的相處時光。

時至今日,爛頭營共有22間石屋,當中19間為居住之用,全屬私人物業。但同時,屋主也面對著因大東山成為行山及露營熱點所帶來的各種公德問題。除了遊人會於屋外露營留下垃圾、排泄物,更會隨意使用屋主所收集珍貴的雨水,或爬上這些百年石屋的屋頂,損害了石屋結構。因此屋主們成立了大嶼山爛頭營居民協會,除了希望保護自己的物業,更重要的是保育爛頭營石屋的歷史遺跡。

據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傳媒訪問中所指,爛頭營的石屋至今仍有人使用及居住,無論在規模和風格,都是在東南亞地區僅存的同類建築群。中文大學建築學院近年獲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,開展「重塑爛頭營:透過參與行動共創建築復修及自然保育」的保育管理協議項目,旨在復修石屋及培養遊人保育意識。

大東山上的石屋建築群,於大東及二東山之間的山徑兩旁平均分佈

介紹點IV :大東山山火

大東山另一個受歡迎的景觀,是秋冬天的漫山芒草。但漂亮的芒草最怕遇上山火。

2021年的冬季,大東山曾連續兩個周末發生山火,而且位置非常接近山徑,威脅行山人士的安全。

香港的氣候較潮濕,難以產生天然山火,因此山火發生都是與人為有關,包括掃墓拜祭時留下火種等。近年常見極端天氣,風高物燥下,未熄滅的煙頭也可能引起山火。

因此,於野外用火時務必格外留神,到郊野還是不要吸煙吧,讓大家可一同享受清新空氣吧!

2021年山火後,可見大東山燒焦的灌木林就在山徑旁。

介紹點V :山中匠人

走在大東山的登山徑,感到很喘氣?那麼有沒有想過登山徑是誰建造?過程豈不是更辛苦?

去年,在大嶼山山徑義工的訓練中,綠惜地球有幸認識並訪問兩位在大嶼山工作的漁護署山徑師傅,陳木勝師傅和陳德勝師傅,前者40多年前入行,後者也逾30年。

他們日常工作是郊野公園的管理,包括建造山徑。談及最滿意的山徑時,他們提及建造大東山山徑的石級時,山勢陡峭,而且只靠人力建造石級。陳木勝師傅女兒登大東山後,問父親大東山的大石級是誰造的,他直截了當的回答「我造的。」面上帶著自豪。

這些大石級登山徑至今仍在服務每位登山人士,引領遊人享受大東山的自然美景。遊人多了,山徑難免有損壞,山徑師傅們仍需不時登山修緝,在山上以天然材料復修山徑,讓遊人走得更安全。

2021年的大東山山徑

2024年,同一段山徑已加建了一些緩緩的石級,令山徑更適合大部分遊人安全使用

交通資料

巴士:3M

(梅窩街市 <-> 東涌站巴士總站)

巴士:3M / 11

(東涌站巴士總站 <-> 伯公坳)

馬鞍山郊遊徑

元荃古道

麥理浩徑四段

茅坪古道

大棠千島湖

大東山